2022-11-05 21:50:00
尽管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说北溪管道爆炸对谁都没有好处,但是我们只需要知道北溪管道爆炸,最难受的肯定是欧盟,而这个时候,谁对着最惨的人拼命落井下石,那么自然也就容易看出谁的收益最大。
据美国媒体《华尔街日报》爆料,拜登政府已经开始启动“挖墙脚”计划,在欧盟企业深受天然气危机折磨之际,美国却抛出了一系列吸引人的政策,不仅向这些企业承诺有稳定的天然气价格,还给出了大量税收优惠政策。
这自然得益于天然气危机,让欧盟企业彻底失去了廉价的天然气,环球网报道,目前在欧企业使用天然气的成本几乎是美国的8倍,这些企业为了生存根本无法拒绝美国的诱惑。
《华尔街日报》继续表示,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,已经开始缩减在欧生产规模,开始考虑去其他国家建立工厂;荷兰氨和氮产品制造商,也与美得州政府签订协议;欧盟的汽车巨头大众公司,也宣布今年要在美国大展拳脚;英国新首相特拉斯暂停了在德国生产电池,转而投向美国等等。
而这些事情就发生在北溪管道爆炸之后,不得不说,美国的行动还是十分迅速的,这个时候明目张胆地挖墙脚,自然和北溪管道爆炸有很大关系,毕竟美国nbc电视台就说过风凉话,北溪管道爆炸,意味着欧洲这个冬天无法再依靠俄气。这自然是美国落井下石的绝好机会,美国都不怕欧盟企业不来。
除此之外,还有一件事情能看出来,美国已经开始不装了。英国《金融时报》透露,拜登政府的高级官员们已经开始对欧盟缓慢援乌发表不满,他们希望欧盟不要再拖拖拉拉,最好直接建立一个“常态机构”。
其中一个官员就提到,华盛顿一直都在与欧盟“频繁接触”,他们已经反复呼吁乌克兰所有的伙伴尽快兑现援乌承诺,优先提供拨款而非贷款。
更有甚者直接扒欧盟黑料,表示欧盟5月份承诺的90亿欧元至今只给了10亿,说好的9月份再给50亿,但是也没有兑现。
更让欧盟喘不过气的是,拜登又签字给乌克兰带去了12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,欧盟承诺的还没送完,美国又送新的,这种强烈反差无疑反映出美国依旧不留情面。
其实我们或许也发现了,美国此次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态度,此前拜登还会说美国先送,盟友会立马跟上,现在几乎是把刀架在欧盟脖子上,不给欧盟喘气机会。
虽然不排除乌克兰四州公投给了美国很大压力,但是北溪管道的爆炸也或多或少给了美国底气,才让美国敢如此催促欧盟,让人看起来就像是,美国已经开始装都懒得装。